Sunday, April 11, 2010

曹仁超投資者筆記:熊二反彈進入浪B調整

2009.3.30

3 月29日,周日。OECD估計今年全球貿易將減少9%,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差嘅一年(日本2月份出口已減少近半)。環球化嘅大趨勢開始倒退,保護主義在抬頭,各國政府藉着不同理由禁止別國產品入口;上述問題能否在即將開會嘅G20中解決?今年初已有四百五十三隻貨櫃船(相等於全球載貨量11%)因訂單不足而在海上擱置。IATA估計,今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47億美元,載運量減少6%,為七十年來航空業最嚴重嘅一次衰退。

股票長線未必跑贏債券
Research Affilliates主席Rob Amott提出,由1980至2008年,投資二十年期國庫券者到2009年1月止仍跑贏標普五百指數……。再以1969年為起點至2009年呢四十年投資二十年期債券者仍跑贏標普五百!再返回十九世紀,由1802至1900年,其中首六十八年債券跑贏股票;整個十九世紀計算,股票才平均跑贏債券2.5% 一年【圖】。由1901到2000年,才出現股票每年贏債券9.89%,升幅主要喺1932到2000年,好大因素同通脹率有關。過去二百零七年(由 1802年到2009年),投資股票同投資債券回報率其實接近!Rob Amott否定長線而言股票跑贏債券論!人們認為股票長線跑贏債券,只係因為我地剛完成1982至2007年嘅美股超級大牛市而已;如拉長D睇(例如二百零七年),並冇證據支持上述理論。情況一如1802至1870年整整六十八年債券跑贏股票一樣(因嗰時上市嘅美股規模仍相當細)。股票跑贏債券期由 1932年開始,到2000年結束,嗰段日子係美國經濟高速成長期,2000年起債券又再次跑贏股票。

Manage your Money for Good Times or Bad!好多人响牛市中龍精虎猛,喺熊市中死蛇爛蟮。上述態度並唔啱,正確態度响在牛市中應冷靜,熊市中更應小心。熊市唔係偷懶嘅日子,因市場內仍有大量可逾50%嘅股份,例如上周表現出色嘅節能股。CRB指數由2月底開始回升,踏入3月唔少原材料股亦在回升中。上周蓋特納提出嘅「有毒資產計劃」(簡單D 講,係由政府及私人合共出資7.14美元、FDIC提供85.7美元貸款,去持有每100美元有毒資產,將其重組)獲市場良好反應;整個計劃涉及向銀行購入1萬億美元有毒資產,令銀行重新恢復貸款能力,相信可繼續推動股市向上。

鄧普頓資產管理麥樸思認為「牛市」已經開始(各位宜留意,反彈浪由A、B、C組成,上升浪由1、2、3、4、5組成。响未出現1、2、3、4、5上升浪前,未可肯定牛市重臨)。我老曹睇法係,熊市二期第二次反彈剛完成浪A,進入浪B調整,完成調整後再進入上升C浪。

上周分析員估計今年第一季標普五百企業純利較去年同期下跌34.9%(1月1日估計只跌12.5%),如按估計純利推算,今年標普P/E係十二點七倍,仍屬熊市二期嘅P/E。

過去我老曹批評滙控(005)管理層採用passive management(得過且過管理法),令滙控財政陷入目前困境。有幾多投資者何嘗唔係採用passive mindset,而令自己陷入危機(包括我老曹手持二萬股滙控,喺得過且過心態下冇及時止蝕,而令虧損擴大)。即時反應响投資方面十分重要,千萬不可養成得過且過嘅投資心態。家吓恒指與RSI仍然同步(convergence),未出現背馳,即後市經調整後仍然係向上炒。

油價有機會35美元見底
RBS Greenwich Capital Markets Inc. 北美洲國際貨幣策略負責人Alan Ruskin認為,今天美元一如羅馬帝國結束前嘅貨幣,正在逐步貶值。中國為咗減輕所持美元購買力嘅損失,正大量購買硬資產,包括礦藏及石油資源,令近月銅價、油價大幅回升。資源股成為今年股市嘅少數亮點。值得注意嘅係,1929至32年玉米價格回落80%後,到1937年玉米價格較1929年最高位高出 20%;由1932至1937年玉米價格其上升五倍。上述情況會否發生喺今後資源股身上?!油價由去年聖誕至今已上升43%,如企穩50美元一桶之上,年底上望60美元。

1937年3月道指見194.4後回落。1938年2月紐約證券交易所立例︰拋空只可在前成交價後兩個價位(即唔准拋空者照價質貨),道指由1938年3月低點98.92回升至10月150點左右,其後道指就喺呢個水平上落(期間正打緊第二次世界大戰)。1937年3月至 1938年3月道指跌幅接近50%,媲美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嘅跌幅。1938年羅斯福透過政府大量投資去穩定經濟;2009年奧巴馬嘅做法亦一樣。道指會否由2009年3月6日低點6469點(恒指由2008年10月27日10676點)開始,進入長期上落市?

債券大王格羅斯認為,依家經濟正面對三大危機:一、去槓桿化;二、政府加強對金融業監管;三、反環球化(即保護主義抬頭)。佢已出售所有股份,並把資金投放响債券上(包括公司債券)。

另一位知名人士彼得.林奇(前富達麥哲倫基金經理)認為,喺熊市一期中揸債券係正確,但依家已進入熊市二期,佢認為只要精於揀股,响未來五至十年優質股仍可以跑贏債券。大家可留意其著作 One up on Wall Street。

上述兩位都係投資界泰斗。現階段我老曹傾向同意彼得.林奇嘅諗法,去年11月起已實行揀股唔炒市策略。例如油價由去年7月147美元回落到聖誕節前低於40 美元,今年起期油(oil futures)價格由去年7月嘅倒掛(期油較現貨油便宜)到今年重新出現contango(交易延期費)。最近遠期(2016年12月)合約成75美元一桶,代表油價有機會喺35美元見底,重上60美元。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係中國政府全力「保八」,以便每年中國經濟可吸收一千八百萬新增勞動人口……。中國開發銀行已同意借出100億美元作為深海探油之用,以確保每天獲十六萬桶石油供應;另借出150億美元畀俄羅斯國企OAO Rosneft Oil Co.及借100億美元畀另一俄羅斯管道公司Transreft,作為俄羅斯答應未來二十年每年供應一千五百桶石油到中國嘅條件。

新資本主義制度正形成
中央人民政府網站發布「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」全文,提出中國汽車產業2009至2011年八大發展目標,並加以量化。一、2009年汽車業銷量力爭一千萬輛,保持年增長率10%。二、取消限購汽車嘅唔合理規定。三、結構得到優化,一點五升以下排量家用車佔市場40%以上份額。四、通過兼併重組,形成二至三家產銷規模超過二百萬輛嘅大型汽車集團、四至五家產銷規模超過一百萬輛嘅汽車集團。上述汽車集團共佔市場份額90%以上。中國境內汽車集團數目已由十四家減少至十家以內。五、自主品牌汽車佔市場份額40%以上。上述發布令上周內地汽車股表現出色。

3月24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《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金融衍生業務監管的通知》,要求國有企業「巨無霸」必須審慎運用金融衍生工具。去年下半年中國遠洋所持FFA(遠期運費協議)虧損40億元;東方航空公司响航油套期上虧損62億元;中國國航亦虧損68億元;中國中鐵、中國鐵建,仲有香港上市嘅中信泰富(267)喺澳元金融衍生業務上亦虧損不菲。今後國有企業必須清理金融衍生業務,以及嚴格限制國企從事呢方面投資活動(例如必須獲有關部門批准,才可從事海外期貨業務)。

德國經濟部長Karl - Theodor zu Guttenberg上周响《金融時報》發表嘅「A new era of accountable capitalism」,值得大家細讀。我地必須接受格蛇時代已經結束,一個負責任嘅新資本主義制度正在形成!全球正面對一個漫長通縮危機而必須 downsize。唔少國家採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,令本土貨幣滙價回落。當上述成為集體行為後,結果只會令各國貨幣滙價此起彼落,並令商品價格回升(去年第四季起商品價格已上升唔少),3月9日開始我老曹亦加入推介資源股嘅行列。凱恩斯理論到1970年代已支離破碎,因美國經濟無法擺脫滯脹;佛利民主張嘅供應學派,今天亦面對同樣命運。聯儲局向金融制度大量注資,只可產生短暫效果,高失業率問題並無法解決。擔心美國已患上「日本病」,即經濟時好時壞,但大方向仍係下滑。

英國通脹將回落
上月英國通脹率急升引起恐慌,例如麵包加價11.2%、肉類升15%、水果升13%、天然氣升33%,電力升18%……;上述升幅由英鎊滙價去年10月至今蒸發25%所引發,令所有入口貨上升,但並非通脹率重臨;估計一兩個月後英國通脹率又再回落(因需求下降)。

中國今年1月出口跌26%,2月減28%;日本1月出口少35%、2月挫49%;加拿大1月出口降34%。全球貿易量都在萎縮中。美國過去六個月出口以年率 44%速度下降,入口則以年率51%速度下降,下降速度媲美大蕭條時期;美國外貿赤字減少嘅理由係入口大減。去年7月開始美元滙價上升,令美國出口不振,因各國紛紛將本國貨幣貶值,情況有如1930年代,自2007年11月起美國亦步入類似1990年1月日本嘅情況。過去嘅全球衰退,六個中有一個由信貸收縮引發;四個中有一個由樓價回落引發;三個中有一個由股市大跌引發。1960至2007年喺二十一個國家中共出現過一百二十二次衰退。衰退係常見嘅事物,冇乜大不了。由信貸收縮引發嘅衰退一般長達二年半,由樓價回落引發嘅衰退可長達四年半(如樓價跌幅大於30%)。只有三大因素同時出現,才會令衰退沒完沒了,例如日本。UCLA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估計,美國失業率將一直上升到2010年,最高可達10.5%。

■多謝馬羅女士16000元、幾位捐款1000元嘅讀者及一位捐款300元嘅讀者;上述款項已在上周四代為滙上,應很快收到農家女技術訓練學校發出嘅正式收據。

No comments: